
致 : 總學校發展主任 (新界東 - 沙田)
2021 - 2022 學年
維護國家安全及國家安全教育相關措施的工作計劃
學校 :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
公民教育小組推動國情教育:
● 於1/10國慶日前舉辦升國旗早會以加
強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。
● 4/12國家憲法日,鼓勵中一至中三學
生參與相關問答比賽。
● 於15/4國家安全教育日早會時段播放
相關短片,並於校內展示有關「香港
國安法」展板,以增進學生對國家安
全的認識。
● 鼓勵學生參加與國家安全教育有關的
比賽。
● 於1/7回歸紀念日升掛國旗
● 詢問老師意
見
● 於公民教育
小組會議進
行檢討
● 觀察
● 1/10國慶日前
● 4/12國家憲法
日前
● 15/4國家安全
教育日
● 全年
● 1/7回歸紀念日
跨境學習小組將會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由不
同機構(包括教育局、及其他團體等)舉
辦的內地學習交流團。
持續透過不同方式,鼓勵教職員定期參閱
教育局發出的文件,以及瀏覽政府新聞處
「維護國家安全」的網頁,從而加強教職
員對《香港國安法》的了解,遵守有 關
法律,以及獲取有關法律的最新資訊。

關的專業發展活動,促進學校各級人員了
解《香港國安法》的內容。
檢視各科目有關國家安全、憲法與基本法
的課程內容
不同科目
- 審視現有課程規劃、教學資源設計/
編製等,教職員培訓等,確保符合國
家安全教育相關策略。
生活與社會科(中一至中三)
● 按照教育局指引,在憲法與《基本法
》單元15小時之外,增設3小時國家
安全的內容。
公民與社會發展科(中四)
藉教授新課程單元一「一國兩制下的香港
」,讓學生清楚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、
《香港國安法》的立法背景、內容和意義
等,鞏固學生對國情、中華文化,以及《
憲法》和《基本法》的認識,從而提升他
們的國民身份認同、守法精神,以及共同
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感。
優化現時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課題及教學策
略
中文科(中一至中六)
一、中華文化學習
透過學習材料,從物質、制度和精神方面
了解中華文化的內容。

(1) 探索及認識中國傳統建築
1 鄧氏宗祠:配合〈故宮博物院〉
2 沙田王屋:配合〈老區風景〉
3〈秦陵兵馬俑〉:單元閱讀教學
(2) 文化專題
1 中一文化專題—家喻戶曉的人物〈岳飛
之少年時代〉〈木蘭辭〉
2 中二小說與文化—想像與聯想:〈三王
墓〉、〈宋定伯捉鬼〉
3 中三小說與戲劇欣賞:〈人間有情(節
錄) 〉、〈孔明借箭〉、〈一碗陽春麵〉
(3) 孝道古今
1 中一〈董永賣身〉
2 中二〈回家〉
3 中三〈爸爸的花兒落了〉
二、文學學習
感受、欣賞中國古今名家名作,學習中華
文化,提升文化素養:
(1) 詩詞單元
〈燕詩〉、〈送友人〉、〈涉江采芙蓉〉
、〈從軍行〉、〈親情傘〉、〈水調歌頭
‧明月幾時有〉、〈天淨沙‧秋思〉、〈虞
美人‧春花秋月何時了〉、〈水仙子‧尋梅
〉
(2) 經典範文閱讀
〈楊修之死〉、〈狂泉〉、〈束氏狸狌〉
、〈曾子殺豬〉、〈賣油翁〉、〈愛蓮說
〉、〈世說新語〉、〈桃花源記〉、〈湖
心亭看雪〉、〈論四端〉、〈論語八則〉
、〈賣柑者言〉

三、品德情意學習
透過不同層面學習中華文化中的人倫關係
、社會規範、家國觀念:
(1) 閱讀教學:〈董永賣身〉
(2) 閱讀教學:〈爸爸的花兒落了〉
(3) 廣泛閱讀:正向書目
世界歷史科(中四至中六)
課程內容涵蓋新中國成立,並國家重要機
構職權和功能,讓學生了解國家的政治制
度特點,建立學生正確國家觀念。
設計與科技科(中一至中二)
藉課程中的核心學習元素,例如「(K5) 工
具及儀器」 及「(K6) 製造過程」,讓學
生學習安全和正確地運用各種工具,在多
種生產過程中,懂得操控工具及儀器,培
養正面及善用科技的意識,實踐科技安全
。
綜合科學科(中一至中二)
● 中一教授課題:2.5節約用水與水質
污染、3.3 生物多樣性
● 中二教授課題:7.5 二氧化碳和氧於
自然界中的平衡、9.4 酸的腐蝕性、
11.7 太空航行
● 藉觀賞影片介紹包括中國的航天科技
的發展
化學科(中四至中六)

教授課題三「金屬」、課題五「化石燃料
和碳化合物」、課題十三「工業化學」,
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共同承擔的責任
感。
生物科(中四至中六)
教授章節II. 遺傳與進化、章節III. 生物與
環境、IV. 健康與疾病、VI. 應用生態學、
VII. 微生物與人類,了解人類活動對生態
環境的影響和責任,明白可持續發展的需
要,認同維護生態安全、資源安全、核安
全的必要性。
經濟科(中四至中六)
教授課題:香港作為金融中心、國際貿易
和金融、自由貿易及貿易,讓學生明白維
護經濟安全對經濟發展和國計民生的重要
性,並認識到香港與國家相互依存,國家
對維護香港繁榮安定的重視和支持,香港
也有責任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。
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科(中六)
● 藉教授必修部分《香港的營商環境》
,讓學生掌握有關香港營商環境的知
識,瞭解內地與香港在經濟上的緊密
關係。
● 教授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
貿關係的安排》,讓學生了解特區政
府在維護經濟安全中扮演角色,明白
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唇齒相依。

中國歷史科(中三)
閱讀報告:
● 閱讀《大清時報》並撰寫閱讀報告一
則,藉此深入認識晚清的腐敗、列強
的入侵,從而明白國力與國家安全的
重要。
歌曲欣賞:
● 在課堂上聆聽抗戰歌曲「松花江上」
,感受東北人民在日本入侵下的國仇
家恨。
綜合科學科(中一至中二)
課堂討論:
● 學生於課堂進行分組討論,認識香港
食水來源、節約用水的重要,水資源
短缺對社會和環境的負面影響,明白
維護水資源對維持本港和國家可持續
發展的重要性。
● 學生於課堂進行分組討論,以關注使
用化石燃料所引起的問題,再生能源
的需要及進一步發展,從而探討本港
和國家使用能源的可行及持續的發展
。
● 學生於課堂進行分組討論,以關注空
氣污染的問題,二氧化碳和氧於自然
界中的平衡及社區發展所引致的環境
問題,從而明白本港和國家的可行及
持續的發展方向。
物理科(中四至中六)

專題研習:
在教授V(I).核裂變與核聚變時,安排學生
課後分組進行專題研習,以探討使用核能
所帶來的好處和潛在風險,並透過網絡資
料搜集以分析核災難事件對生態和環境所
構成的影響及長遠禍害。
推動學生進行網上學習
中國歷史科(中一至中六)
鼓勵學生瀏覽《中史通》網站並完成網上
練習,增進學生對國家的歷史、文化、地
理、歷史人物、故事等方面的認識,從而
加強對國家的歸屬感。
地理科(中一至中六)
利用教育局編製有關中國地理的網上資源
(例如簡報、電子書、動畫及網上遊戲等)
,讓學生自主學習,加深他們對國家的認
識;並配合課程宗旨,讓學生瞭解其他國
家對國土安全、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等議
題的關注和重視。
企業、會計與財務概論科(中六)
安排學生瀏覽「一帶一路」倡議的香港專
網,讓學生了解倡議實施的背景及內容,
了解香港在中國的重要發展策略的角色,
以及香港作爲「一帶一路」倡議的重要節
點和首選平台,能有助聯繫內地與其他「
一帶一路」國家和地區,學生更能明白內
地與香港的緊密關係,以及共同維護兩地
經濟安全的重要。
中國歷史科科
主任、地理科
科主任、企業
會計與財務概
論科科主任

參與基本法網上問答比賽
生活與社會科(中一至中三)
● 推動不同年級學生參與由教育局或不
同機構舉辦的「憲法與基本法」問答
比賽;
● 回應比賽問題前,老師與學生在課堂
一同觀看有關憲法和基本法的影片,
藉以加強對有關方面的認識;
● 透過全校學生參與的方式,在校園建
立良好的氛圍,提升學生對國家安全
的認識。
2021年12月
「國家憲法日」
或2022年4月
「國家安全日」
安排參觀活動
中國歷史科(中一及中二)
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(例如孫中山紀念館
、香港海防博物館、香港歷史博物館、李
鄭屋博物館等)並撰寫報告,從而認識香
港歷史與國家的關係,建立守土護國的意
識等。
物理科(中四至中六)
安排學生參觀中華電力低碳能源教育中心
,讓學生了解如何運用低碳能源來應對氣
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,以應對使用能源所
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,從而探討香港及中
國未來的能源使用及發展的方向。
全校學習日(中一)
安排學生參觀博物館(例如香港歷史博物
館、孫中山紀念館)的常設及專題展覽;

了解香港的發展歷程及其與國家發展的關
係,提升學生對國家、民族及社會的認同
感、歸屬感及責任。
品德教育
● 在初中品德教育課堂加入網絡欺凌、
尊重差異、自我了解、訂立個人目標
及提升與人溝通能力等課題,培養學
生互相尊重,同建和諧社會的能力。
● 舉辦老師分享會、周會、訓導日活動
等。
融合教育
優化社會服務團隊的活動,增加學生接觸
不同階層或行業,使學生了解社會不同崗
位的困難,增加對別人的同理心,鼓勵接
納和而不同的觀念。
締造及維持平和有序的校園環境和氣氛
● 課堂上遇有學生違規,為教師提供支
援。
● 管理學生在校園內的行為表現
● 教導集會禮儀
● 加強培養學生守法、校園保安、友愛
等意識。
個案輔導工作
● 加強訓輔合作,舉行訓導會議,定期
檢視學生違規行為,共同制定適切策
略。
● 協助學生解決問題
執行常規,管教學生
● 檢視校規和常規
● 定期檢視學生違規情況
● 保持與警方溝通,聯繫

家長教師會定期舉行會議,讓家長交流培
育子女成長的方法,特別增強國民身份的
認知。
在來年家長教師
會上,能撥出最
少兩段時間,讓
家長能就培育子
女成長的方法作
交流,亦以增強
國民身份的認知
為議題。
2021-22年的六次家
長教師會中,最少
有其中兩次會議,
作左欄的措施。